释迦牟尼佛与布袋和尚--弥勒佛两佛之间有何区别?
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是现在佛弥勒菩萨,现住在兜率天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当于住劫中的第十小劫,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为贤劫的第五尊佛,是未来佛
如来佛祖和弥勒佛是不是一个人?
如来佛是现世佛,弥勒佛是未来佛,可以说是一个,也可以说不是一个。 如果把古佛、现世佛、未来佛看成是承继关系,改朝换代,那这三个就不是一个人。 如果理解成佛有千面,那三个就是一个人,只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期
弥勒佛与如来佛谁的级别高?
佛佛道同,齐入如来藏一切种智性海。无修无证,无有少法可得,无智亦无得。亦无对待,亦无无明尽。平等平等。故弥勒佛,如来佛平等。无有高下。
弥勒菩萨现是等觉菩萨,即一生补处菩萨,现居欲界六天中之第四天名兜率天,此天有内外二院,内院是补处菩萨的住处,弥勒菩萨就住在那里。弥勒佛是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当于将来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第十之减劫时出世,人寿减至八万岁时,下生此界,以继绍释迦佛的宏愿,在龙花树下以三会的说法,化度一切天上和人间的众生。 所以弥勒菩萨现是等觉菩萨,如与我们熟悉最有缘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一个阶位,等觉菩萨是还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居等觉位,又叫补处佛。而如来佛是连最后一品生相无明已破,证得究竟圆满的妙觉如来果位,即如来佛。他们的差别即在于此。所以当然是如来佛的阶位最高,叫无上正等正觉,没有再高过其上了。 南无阿弥陀佛
如来佛就是心,弥勒佛也是心,心与心比,无有高下!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众生也是心所成,佛在经中讲过: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一样的!
弥勒佛虽是释迦牟尼佛为他授的记,但 成佛以后,就没有高下之分了。诸佛 法身相同,佛佛平等,无差无别。
等无差别,佛的别名称为如来,比如:药师佛,药师如来。弥勒佛要下一个劫数才出来,我们这一应环,不可能有弥勒佛
《金刚经》云:“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云:“‘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话问的就好想问释迦文佛和燃灯佛谁高一样。时间不同,没有区别。释伽牟尼曾经由燃灯佛授记成菩萨,而弥勒也由释伽牟尼授记成菩萨。在同一时期,肯定佛高于阿罗汉,阿罗汉高于菩萨,因为阿罗汉和佛都是同等解脱,菩萨是未解脱的凡夫。但当他们在无佛法时期自觉解脱成大阿罗汉并以解脱理论教化众生后,他们就没有区别了。
严格说,佛没有等级之分,只有修行层次之分:佛陀、菩萨、罗汉 佛陀,又称佛驮、浮屠、浮图、浮陀等,简称佛。佛是无上正等正觉,自度,度他,觉行圆满。他不仅能渡己,渡人还能渡万物。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 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 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也称阿弥陀佛、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 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而“如来佛”是对成佛者的通称,我们一般人理解是释迦牟尼佛。
弥勒佛到底有多少样子,最好给个图片?
弥勒就是常见的大肚弥勒佛吗?
大肚弥勒佛又称大肚弥来佛。中国佛教寺院中的一尊大乘佛教的佛像,通常将其尊俸在寺庙的前殿。由于大肚弥勒佛像慈颜善目,笑口常开,反而形象化的代表了大乘佛教的宽宏大量,慈悲为怀的宗旨。因此深受信众尊重。男女老少都在见到佛像时,激发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在部分寺院都有这样的对联与弥勒佛像相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启迪人们宽容的心灵。为佛法庄严的寺庙带来愉悦的气氛。 据民间传说大肚弥勒佛像的形象来源于一个名叫契此的和尚,据《宋高僧传》载,契此是五代明州(今宁波)人,号长汀子。他体态肥胖大腹便便,常常锡杖上挂着布袋游方化缘。故称“布袋和尚”。传后梁贞明二年,契此坐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磐石之上,圆寂前留下一偈言:“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来宋崇宁三年,岳林寺住持昙振为他建阁塑像。从此大肚弥勒佛的形象就流传开来,成为中国大乘佛教佛寺的佛像之一。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世尊 ,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注:弥勒佛、布袋和尚(即大肚弥勒)、布袋罗汉并非同一人。